日本京都產業大學世界問題研究所所長東鄉和彥(中國日報記者 蔡虹 攝)
  中國日報4月23日東京電(記者 蔡虹) 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於23日晚抵達東京開始他的亞洲四國行。自從向奧巴馬發出訪日邀請,日本首相安倍就在極力給他以國賓禮遇,這是1996年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訪日18年後日本給予美國總統的最高規格接待。奧巴馬此時到訪對於安倍來說像是天賜良機。他需要機會消除2013年12月因參拜靖國神社引起的美國不快和不信任感;在東亞局勢日趨緊張之時,他需要向鄰國炫耀牢固的日美同盟。安倍能拉近與奧巴馬的距離嗎?在接受中國日報駐東京記者蔡虹專訪時,日本京都產業大學世界問題研究所所長東鄉和彥說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給日美關係製造了很大的問題,他還需努力消除日美間的隔閡。東鄉和彥教授曾擔任日本外務省條約局局長和駐荷蘭大使。其祖父是二戰時東條英機內閣的外相東鄉茂徳,戰後東鄉茂徳被國際軍事法庭判為甲級戰犯。對東鄉教授的採訪摘要如下:
  記者:日美同盟非常牢固,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此次美國總統奧巴馬訪日,日方極力要以國賓身份招待。您認為意味著什麼?
  東鄉: 如果以國賓的規格接待,會安排許多日程,例如閱兵或者是同天皇陛下會見。這會使奧巴馬訪問的日程拉得很長。這是禮節方面的問題。在媒體報道方面會顯得比較隆重。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掩蓋日美關係的實質問題。我想日本政府之所以拘泥於“國賓”接待,理由可能正是在這裡。但是就我而言,這些都並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推心置腹的坦誠交流。僅僅拘泥於“國賓”不會拉近兩國之間的關係。與其拘泥於禮節方面的問題,不如安倍首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秘密去賓館與奧巴馬作密室交流。與奧巴馬進行這種交流是非常困難的,畢竟他是美國的總統,處於特殊的位置。但是在實質性問題上同美國總統做坦誠交流是最為理想的。
  記者:美國在亞洲的再平衡政策的實施情況如何?您如何評價?
  東鄉: 我認為當前美國的外交政策存在著中東問題等幾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美國希望從阿富汗和伊拉克這兩個難題中脫身。這是奧巴馬上臺後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今後的二、三十年內美國必將把重點轉向更加困難的課題,即在亞洲的再平衡問題。這是美國最為緊要的大戰略。美國之所以提出亞洲再平衡政策,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針對中國。因為中國正變得更為強大。是否能夠與這樣的中國建立起良好的外交關係是21世紀美國外交方面所面臨的最為嚴峻的挑戰。但是,美國是否能夠從中東等其它地區抽身從而在亞洲實現再平衡戰略,取決於美國能否順利處理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是剛纔所提到的是否能夠順利從中東脫身的問題。除阿富汗和伊拉克問題外,還有伊朗是否會放棄開發核武器的問題。另一個問題就是最近突然爆發的俄國與烏克蘭的問題。這個問題同樣可能會影響到美國目前所提出的亞洲再平衡政策是否能夠延續下去。
  記者: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政策要求日本在亞洲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同時要求日本承擔的責任也會更大。您認為這個責任有沒有超出日本的能力?
  東鄉: 安倍政府基本上儘量滿足了美國再平衡外交戰略的期待。其核心部分依然是中國問題。即日本在美國再平衡外交戰略中如何處理同中國關係的問題。剛纔提到過,美國再平衡戰略主要是針對中國的崛起。這是毫無疑問的是日本作為同盟國如何處理同中國的關係是其在美國再平衡戰略中所承擔責任的主要課題。日本同中國外交的主要問題目前是“尖閣列島”(即中國的釣魚島)的問題。日本向中國表達本國意願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威懾,二是對話。安倍政府在過去的一年中,主要是增強威懾的強度。例如增加國防預算,增加對海上保安廳的預算,進而改組日本內部系統。非常遺憾的是,其中也包括了謀求修改憲法第九條或重新解釋第九條等種種舉措。我認為,修憲或重新解釋憲法本來是二十年前就應該解決的。但是當時的日本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修憲不僅僅是針對中國。但是趕在目前的背景下提出修憲問題,我認為是非常不幸的。不過,儘管在時機挑選方面我不太贊同,但是二十年前就應當解決的問題,拖拉至今是不可能叫停的。這是威懾的方面。另一方面是對話。在這方面,安倍政府在去年初曾提出,儘管不存在領土問題,但是對話的窗口始終是敞開的。希望中方能夠傾聽日本的聲音。日美雙邊關係中存在著兩個很大的課題:一是TPP的問題,二是在沖繩美軍基地的問題。
   2013年12月26日,安倍悍然參拜靖國神社。(資料圖片)
  記者:安倍首相去年參拜靖國神社後,日美關係出現了一些起伏。您認為現在日美關係是否已經修複?
  東鄉: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舉動,就美國而言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美國認為日本辜負了自己的期待。美國大使館和國務院都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舉動表示“失望”。如果理解了我剛纔所提到的日美關係中的兩個基礎性問題,那麼美國內心的失望情緒就不難理解了。總之,重要的不是美國這樣發話了,而是作為同盟國的日本應當瞭解美國外交的重心所在,絕不應當出現去年12月26日參拜靖國神社那種舉動。安倍首相並不理解這點。這才是最為關鍵的。我想日美關係至今仍然未能完全剋服這一問題。
  美國如何處理同日益崛起的中國的關係,是其今後二、三十年內外交方面所面臨的最嚴峻挑戰。同盟國必須理解美國的外交。美國在思考同中國外交的時候,絕不希望同中國發生戰爭。如何與軍事力量不斷增強的中國在不發生戰爭的前提下保持穩定關係,是美國必須全力以赴、小心謹慎處理的問題。在此背景下,我們再看看日中關係。關於釣魚島的主權歸屬,不能完全否定日中兩國發生戰爭的可能性。而美國的外交政策是希望日本在不要同中國發生戰爭的前提下將問題解決掉。不發生戰爭解決該問題的途徑,日本的對策是威懾與對話。因此,對於安倍政府上臺後第一年所奉行的威懾與對話戰略,美國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如何進行對話?如果是小學生,第一課肯定是學習決不要無端向對方挑釁。然而安倍首相悍然以此方式參拜了靖國神社。我本人是靖國神社的支持者。但是我認為,日本首相以現在這種方式突然參拜靖國神社,在日本國內未取得共識,又在與中國的關係方面引起軒然大波。我主張靖國神社本身也應該在某種程度上做出改變。但是2006年至2013年的很長一段時期內,日本政府在靖國神社問題上沒有做出任何舉措。在此情況下安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顯而易見是對中國的挑釁。在對話方面,最為基本的一條就是不要無端向對方挑釁或刺激對方。這是最為禁忌的事情。在靖國神社問題上,從以往小泉政府的所為來看,參拜靖國神社必然會刺激中國。這是很明顯的事情。而安倍首相悍然參拜靖國神社。從美國的角度來看,同盟國的首腦做了最不應該做出的舉動。我想,美國對此是難以理解的,已經超出了“失望”的範疇。
  事實上,安倍首相在此前也曾引起過數次同樣的問題。例如,2007年3月第一屆安倍政府時期,安倍首相曾就慰安婦問題發言;2012年12月31日產經新聞刊載了他關於慰安婦問題的發言;2013年4月麻生副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後中美兩國都做出反應,安倍接連三天在國會質詢中觸及靖國神社問題。關於安倍首相民族主義的發言,不僅是中國,美國的媒體和輿論也曾數次加以報道,給民眾留下了他在挑釁的印象。以上事例皆為媒體採訪或國會質詢,可以將其稱之為失言。然而,此次安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是搜集了諸多信息深思熟慮後去參拜的。12月25日安倍首相的發言,與以往在記者招待會上的失言是完全不同的。在某種意義上,此次是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反響後所採取的舉動。我們難以想象安倍沒有考慮後果而莽撞行動。因此,此次的問題異常嚴重。此次行為對中國而言固然是非常嚴重的事件。對美國而言,同樣是最不希望盟國發生的事情。這是美國所頭疼的問題。因此,今後一段時期內,日美兩國關係在根基上會遇到一些困難。
  此後,安倍首相做出了一些輓救措施。但是這些努力主要體現在同韓國的外交方面。首先是美國明確表示希望日韓關係有所改善,希望在慰安婦問題上雙方協商作出表態。據媒體報道,首先齊木外務省事務次官去韓國訪問,其後安倍在國會明確表示不會改變河野談話的結論。對於河野談話出台的過程進行審查,但是不會改變河野談話本身的結論。這實在是令人費解的表態。但是不改變河野談話的結論,總算是暫時封印了關於這一問題的爭論。韓國方面也接受了日本的表態,在(荷蘭)海牙實現了日美韓三國首腦會談。此後日韓兩國重新啟動實務階層的對話。可以說日韓關係已經稍有恢復。要恢復日中關係,在靖國神社問題上應該如何表態,我也不太清楚。
  在靖國神社問題上,我的理解是,至少首相、外務大臣、官房長官這三個人不能參拜。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於1985年參拜了靖國神社。1986年他表示不會再去參拜靖國神社。目前日中兩國間有爭議的領域決不應該繼續擴大下去了。從這一角度上來講,閣僚們還是不要參拜靖國神社為好,但是由於牽扯到日本國內的政治問題,很難完全杜絕。安倍首相可能還會在位數年時間,今後如何處理靖國神社問題,仍是一個未知數。去年12月26日參拜靖國神社後,安倍首相又曾有過多次表態。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至少今後幾年每年會去一次。我認為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在現在的情況下,我不希望首相去參拜靖國神社。然而,安倍首相真的會承諾不再去參拜靖國神社嗎?我認為不太可能。
  奧巴馬訪日時關註的焦點不僅僅局限於這方面。對奧巴馬而言,如何處理同北朝鮮的問題、如何處理TPP問題都將是他訪問的焦點。而日本同韓國、中國的關係過於惡劣,同樣是奧巴馬關註的焦點之一。就美國的國家利益而言,長遠來看,不希望日中關係過於惡化,至少需要日中關係比目前略有改善。烏克蘭問題同樣會成為此次奧巴馬訪日的重要議題。
   
   東鄉和彥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中國日報記者 蔡虹 攝) 
  記者: 您如何評價日美關係和中美關係?
  東鄉:無論對於美國還是日本,外交中最大的對手是中國。同中國的關係是外交的主要課題。這是不需要掩飾的。今後十年、二十年美國的對外關係、日本的對外關係如果歸結為一個主要課題的話,那無疑是中國。因為中國變得越來越強大。這是歷史的必然趨勢。我認為美國的對華政策和日本的對華政策基本上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需要建立穩定並相互尊重的關係。我認為這既符合美國的利益,也符合日本的利益,同樣也符合中國的利益。從美國的角度來講,希望日中兩國儘快從有可能導致衝突的領土糾紛問題上脫身。既然存在著很多亟需解決的問題,那麼就必須迅速將中日關係的焦點調整過來。日本必須迅速從這個問題上脫身,採取威懾和對話兩種手段。這個日本外交的主體框架不會發生改變。因此,安倍首相必須向奧巴馬詳細闡明自己外交政策的意圖所在。在這一問題上,靖國神社問題將是主要障礙。畢竟這是安倍首相自己設置的障礙。實際上最好的方式,就是擺脫翻譯或隨從,私下同奧巴馬進行推心置腹的談話,說清楚自己的目的不在於國際方面,而在於國內政治方面,正因為奧巴馬是自己的盟友才會交待自己的真實意圖。如果能夠實現這樣的會談,才是最為理想的。不需要隨從,不需要翻譯。哪怕是利用上廁所的機會也可以。當然最後這個建議是開玩笑了。
  記者:您認為奧巴馬和安倍首相的個人關係怎麼樣?
  東鄉:日本的領導人當然註重同美國領導人的個人關係。但是真正建立起良好關係的情況同沒有建立起良好關係的情況都存在過。建立起良好關係的例子首推小泉首相和布什總統。中曾根首相和里根總統的關係也很好。其他歷任首相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從這一意義上講,目前的安倍首相也沒有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安倍首相同外國領導人建立的最為良好的關係,首推普京。安倍和普京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融洽。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安倍首相一年來與普京會見達5次之多。而同奧巴馬的會談,包括在7國峰會或者8國峰會上,也不及同普京的見面多。而與習近平主席、樸槿惠總統在很長時間還未實現會談,這是一種異常狀態。
  (原標題:專訪東鄉和彥:日本首相等高官不應參拜靖國神社[1]- 中國日報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jnzyiqakkz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